480752333 10225324605253430 2415682913823376120 n

中風後手打不開怎麼辦?

最後更新日期:2025年03月26日

​──你必須經過 3 個階段:拉開、鬆開到打開

​這些是我訓練中風十幾年,親自驗證過最有效的方法。

第一階段:「拉開」,解決肌肉緊繃

​當你的手一直都沒在動,肌肉就會像乾掉的橡皮筋一樣,變得又短又緊,越來越難伸展。

​這就是「肌肉攣縮」,讓你的手不論動或不動,都是僵硬緊繃的,連別人想掰開都很困難。

​就像你沒練過體操,突然要你劈腿。

​就算你腦袋知道怎麼做,但因為肌肉太緊,你根本不可能做到。


​ 要怎麼「拉開」?

​拉筋,但不是一般的拉筋,而是「慢拉筋」。

​和一般「用力、緊繃、時間短」的拉筋不一樣,

​慢拉筋的核心概念是「輕柔不痛、時間長」,讓緊繃的肌肉與關節慢慢適應、變得柔軟。

​特別適合中風後肌肉攣縮、手指僵硬無法打開的患者。


慢拉筋的兩大特點

​• 輕柔不痛:拉到「有點緊繃感,但不會疼痛」,像伸懶腰的感覺。

​• 時間長:每天加起來要 6-8 小時,可以分段做,但每次至少要 20-30 分鐘,讓肌肉真正適應伸展。


​為什麼要「輕柔不痛」?

​一條很緊的橡皮筋,如果你一下子猛力拉開,可能會直接斷掉,或是很強的反彈回來。

​你的肌肉也一樣,如果硬掰開,不只會痛,手反而會變得更僵硬,甚至受傷。

​正確方式是只拉到「有一點點緊繃感,但不會疼痛」的程度,就像伸懶腰的感覺。

​重點是能夠維持很久,而不是一下子拉得很用力。


為什麼要「時間長」?

​如果你的手一天 24 小時都縮著,短短拉筋 5 分鐘是沒用的,一放開,手就會立刻彎回去。

​一天拉到 1 小時,效果也沒多好,因為剩下的 23 小時手還是彎著的。

​每天至少拉 6~8 小時(甚至更長),讓手打開的時間比握住的時間長,手指的緊繃程度才會慢慢減少。

​就像橡皮筋要拉得夠久,才會彈性疲乏,你的肌肉也要長時間延展,才會慢慢變軟。


怎麼做到「慢拉筋」?

​你不可能每天用人力拉筋 6-8 小時,這根本做不到,一定要靠輔具幫忙。

​我一律推薦「拉拉手」,因為有三個好處:

​❶ 可以讓手指維持張開很久

​❷ 可以自己調整拉筋的力道大小

​❸ 不用別人幫忙,自己就能穿戴

​我有患者本來被醫生斷言需要手術,但穿了 2 個月後,手就明顯鬆開了,連醫生都嚇了一跳。


​ 第二階段:「鬆開」,降低張力反射

​當你躺著休息或睡覺時,手是放鬆的,但只要一走路或運動,手就會不自覺地死死握緊?

​這是因為你的手有「張力反射」,當你想做什麼動作時,手部肌肉會自動變得緊繃,讓你想放開都放不開。

​反而等到你沒注意時,東西又自己掉下來。


​要怎麼「鬆開」?

​就像打噴嚏一樣,張力反射是身體自動做出的反應,你沒辦法控制它。

​雖然你不能阻止他出現,但你可以學習「當手變緊的時候,怎麼讓它放鬆」,就像學習深呼吸來讓自己冷靜下來一樣。

​練習鬆開有幾個訣竅。


​先練「輕輕握住、輕輕鬆開」

​如果你一開始就全力握,手會變得更緊,更難鬆開。

​正確的練習方式是先從「輕握、輕放」開始,輕輕拿起小木塊或杯子,然後放鬆手指,讓物品自然掉落。

​可能你已經會放鬆了,但鬆開的幅度太小,東西還是卡在手裡,沒有掉下去,所以你不知道自己成功了

​可以用「開開手」和「動動手」來讓手指放鬆的更明顯,學習的效果更好。

​在醫院練習時,很多人都是直接把杯子從緊握的手中「硬拔出來」,

​這樣做不對,因為你根本沒有練習到「如何放鬆手指」。


​別讓肩膀影響你的手

​肩膀越出力,手指越難放鬆,所以在練習時,盡量讓肩膀休息。

​好手幫忙撐住患側手,減少肩膀用力,讓你更專注於手指的鬆開。


循序漸進的鬆開練習

​當你能夠「輕輕握住、輕輕鬆開」之後,才試試看難一點的動作。

​先從最簡單的開始:讓好手完全扶著患手

​→ 接著減少扶握的力道:好手只用兩根手指輕輕撐著就好

​→ 讓患手自己拿東西:拿起木塊,再放手讓它掉到地上

​→ 放到桌子:從矮桌開始,慢慢換到跟肩膀一樣高的桌子

​→ 最後可以挑戰最難的:把東西放到頭頂上方的櫃子裡

​當你學會「鬆開」手指,手就可以做到最基本的「抓東西、放東西」。

​這時候你已經可以做很多生活上的事情了。

​不過因為手指還是打不太開,如果要拿比較大的東西(例如蘋果),可能要請另一隻手幫忙,把東西塞到患側手裡。


​ 第三階段:「打開」,主動張開手指

​當你想拿大一點的東西時(像是橘子或馬克杯),手指總是張不開?

​這是因為負責張開手指的肌肉(伸指肌)不會發力,所以手指無法主動打開。

​這個階段要找到誘發你手指打開的方法,然後大量練習。


​誘發手指打開的方法

​目前還沒有「對所有人都有效」的辦法,你只能多試幾招,才知道你吃哪一套,我常用的方式有:

​• 徒手刺激法:拍打、按壓、快速刷手指

​• 電刺激法:利用電刺激來活化手指伸肌

​• 川平法:快速拉伸來誘發肌張力

​• 神經訊號傳導法:把手肘或手腕的力量擴散到手指


​回家練習的方法

​上面的誘發需要治療師幫你,

​但誘發出來後,你就要回家自己練習,才能真正學會。

​我推薦兩種輔具:「動動手」和「蜘蛛手」。

​這兩個工具都有彈簧一樣的鋼絲,可以幫你把手指撐開,讓練習變得比較容易。

​兩個都用鋼絲提供外力支撐,讓你的手指更容易打開。

​手指越容易打開,你就能練習得更多次,練習得越多,手指就會變得越靈活。


​總結

​怎麼讓你的手打開?你必定要經過三個階段,不能一步登天。

​• 第一階段「拉開」:如果手緊到別人都掰不開,就要先用輔具慢拉筋,讓肌肉變軟。

​• 第二階段「鬆開」:如果手一握就放不開,或是一動就變緊,就要學習怎麼放鬆手指。

​• 第三階段「打開」:如果手已經可以放鬆了,但還是不會自己開得更大,就要誘發手指主動打開。

​走過這三個階段,你的手才有足夠的基礎能力,進一步練習日常生活中更複雜的動作,

​像是用筷子夾菜、抓餅乾、拿筆寫字,或是扣扣子等等。

​記得:「復健用對方法,就算還沒完全恢復,第 100 天做也會比第 1 天做來得容易得多。」


如果你喜歡這篇貼文,歡迎加入張開 治療師的臉書社群「中風復健知識、經驗與資源分享〡把復健變簡單」。

​​​​我會不斷分享中風的知識、經驗與心法,陪你走過中風這段旅程。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21503930797259

留下你的回饋或疑問,將可以幫助到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