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說不出口,讓 AI 跟你說
我問 AI:「你覺得,在中風復健的過程中,有哪些不太敢說、病人聽了可能會不舒服,但其實是很真實的事情?」
AI 列了 10 點給我。
沒有人能救你,除了你自己
你可以找到最好的治療師,使用最先進的設備,但如果你不動,這一切都沒有意義。
治療師是導航,真正決定方向的是你自己。
你不動,沒人能推你。
你不復健,只會變更差
復健可能讓你維持現狀甚至小有進步,但只要你停下來,退化就是必然的結果。
你不做,身體會自己放棄。
放棄一天,可能就是一個月的倒退。
你的家庭,可能是你復健路上的最大阻礙
家人想保護你,卻無形中把你往下拉。
他們說「不要練太累」、「我來幫你做」,只會讓你失去練習的機會。
他們幫得越多,你動得越少,你恢復的希望就越渺茫。
復健沒有奇蹟,只有努力
別期待快速痊癒,也別相信「特效療法」。
每天一點一滴的訓練,才是改變的唯一途徑。
你不流汗、不會累、沒失敗,這就不是復健。
如果你怕痛,那你會更痛
復健的訓練,或許會讓你疼痛和不適,但那是肌肉和神經正在重建的訊號。
怕痛不動,未來的痛只會更多、更久。
別等到身體僵硬,才後悔沒有早點動起來。
錯過黃金期,不是放棄的理由
三到六個月的黃金期確實存在,但它不是終點。
即使過了黃金期,你的神經和肌肉仍然可以重新連結。
放棄,只是你找的藉口。
不動比做錯更糟
很多人害怕做錯動作,乾脆不動。
但事實是,動起來就比什麼都不做強,哪怕動作不完美。
你不動,身體就會逐漸放棄你。
你的怠惰,就是家人的重擔
你偷懶、不做復健,最終累的不是你,是你的家人。
他們會花更多時間照顧你,甚至犧牲生活。
每次復健偷懶,都是在給家人增加負擔。
你只練在治療室的時間,遠遠不夠
一週幾次的治療遠遠不夠讓你恢復。
真正的進步,發生在治療室之外的每一天、每一刻。
你下床的那一瞬間就是練習機會,走路、吃飯、伸手,每一個動作都算數。
每次逃避,你都在和未來的自己為敵
每次不練習,你都在削弱自己的未來生活品質。
今天逃避的動作,將來都可能變成無法自理的難題。
現在偷懶,未來的你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如果你喜歡這篇貼文,歡迎加入張開 治療師的臉書社群「中風復健知識、經驗與資源分享〡把復健變簡單」。
我會不斷分享中風的知識、經驗與心法,陪你走過中風這段旅程。